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军事技术带来的进步,不仅体现在横扫战场的钢铁巨兽上,也体现在许多细致入微之处:1914年战争爆发时,所有士兵都在使用单发射击的步枪,同时,他们携带的机枪也极为沉重,需要几个人肩扛才能转移阵地,不仅如此,这些装备还有着林林总总的缺陷,经常在危急时刻因为各种问题失灵——这些都表明,当时的武器虽然诞生于工业革命的时代,却远没有为工业革命时代的战争做好准备。
但另一方面,仅过了不到3年,各国的武器就出现了根本性的进步:自动步枪、轻机枪、冲锋枪……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步兵战的面貌,并赋予了单个士兵足以媲美一支分队的火力。这些武器在战场上的作用不言而喻,它意味着一个精锐的、装备自动武器的分队,足以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败,甚至影响整场战役。
《战地1》也表现了这种进化,尽管其设定存在一些“过度进化”
在武器上,法国军队同样经历了这种进化,其成果也反映在了《战地1》DLC的武器中,其中新增的主要枪械包括了里贝尔M1886步枪、RSC 1917半自动步枪、里贝罗勒1918(Ribeyrolles 1918)自动步枪和绍沙轻机枪,尽管现实中,上述武器的表现并不像游戏中那般抢眼——其中,绍沙轻机枪曾被认为是史上最差的自动武器,而老式的里贝尔M1886则让数万名法军将士不幸付出了生命。
这些枪械为何会表现会如此糟糕?一种老生常谈的答案是,法国军队的思维高度僵化——但真相也许截然相反,事实上,在一战爆发前,法国军队一直没有放弃现代化的努力,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研究了许多新式武器和装备,但成果却迟迟没有装备军队——因为在当时的法国,奉行了一种有偏颇的“民主”制度,许多事项都要经过投票批准。
一名国外历史学家解释说:“决定武器装备的不是军人,而是行政机构——更具体点说,是国防部。其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是平民。他们对武器成本和外形的关注要远胜过它们在战场上的表现。正是因此,当时法军的装备更多是受到了艺术界和舆论的影响,虽然武器设计师们不时有灵光一闪,但军方为了讨好政府,通常只关心新武器的成本大概有多少钱。”
里贝尔M1886:从“史上最佳”到“史上最坑”
这一点鲜明地反映在法军的制式步枪上——这种步枪就是里贝尔M1886。在发明之初,它曾像晴天霹雳般震惊了欧洲,对法国军队的宿敌——德国人来说尤其如此。
一战法国宣传画,画面中的步兵手持的就是一把里贝尔M1886
里贝尔M1886步枪的革新之处在于,它采用了M型8毫米子弹,这也是史上第一款采用无烟火药的步枪子弹。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,步枪一旦开火,就会腾起大片的白色烟雾,子弹轨迹则飘忽不定,而另一方面,里贝尔M1886步枪的8毫米圆头弹在发射时却没有如此“壮观”的景象,这意味着,士兵不会因开火而暴露目标,这就赋予了他们足够的战场隐蔽性。
无烟火药还增加了子弹出膛时的冲击力,得益于此,与其它步枪相比,里贝尔M1886的子弹出膛速度和射程是其它步枪的1.5倍。另外,其弹药的口径只有8毫米,而当时大部分子弹的口径是11毫米——这也意味着,里贝尔步枪的子弹更轻,在不增加负荷的情况下,士兵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作战和行军。
里贝尔M1886步枪使用的子弹,最左侧是早期列装的圆头弹,后来逐步换装为右侧的几种尖头弹
在问世之初,里贝尔步枪无疑具有压倒性的优势。但令人惊讶的是,这样一种武器虽然有当时最好的弹药,但在结构上却完全过时。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了它的管状弹仓上。和今天的步枪不同,在等待击发时,其子弹首尾相接地被布置在了一根长管内,每当扳动一次杠杆或手柄,就等于完成了一次上弹。
里贝尔M1886步枪的枪机结构,中下方就是管状弹夹
这种结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0年代,而在里贝尔M1886步枪诞生时,更先进的设计已经问世。在奥地利,设计师曼利夏尔研制出了用弹夹装填的步枪,这种步枪在1885年后大量装备了奥匈帝国的军队,就在几年之后,采用类似设计的步枪陆续在欧洲出现。
弹夹的好处,在这张截图里一目了然
与使用弹夹的步枪相比,M1886的缺陷在于装填时间过长。在打光子弹之后,士兵一次只能装填一发,而弹夹式步枪则是一次5发。更令士兵们不满的是,每打掉一发子弹,枪身的重心就会明显向前倾斜,从而严重恶化了他们的操作手感——以上这些累积在一起,足以为许多悲剧埋下伏笔。
在这里,我们不妨举个例子:1916年,凡尔登附近的堑壕中,一个法国士兵和一个德国士兵相遇了,他们都打光了子弹,于是在慌忙中开始装填。在最初两秒钟内,他们都从弹药包中取出了子弹,接下来、在法军士兵拼命往里装第二颗子弹的时刻,对面传来一阵响亮的枪声——德国士兵完成了装填,一枪击毙了对面的法国士兵。
以上这一幕也许过于理想化,但它能证明一个事实,里贝尔M1886步枪不能完全适应新式战争的需要。但颇为吊诡的是,它们在一战中的地位并没有被撼动,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时也是如此。
里贝尔M1886步枪实枪照片
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众多,最重要的是,更换一种已经广为采用的枪械,将导致军事开支急剧攀升,所有士兵也需要重新接受训练;另外,法国工业部门也很难尽快向生产新枪械的转轨,它们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影响法军的战斗力——而在焦灼的战况下,上述问题可能将成为压垮骆驼的稻草,让法军彻底承受不起。
作为直接后果,在一战期间,法军装备的更新受到了极大阻碍,许多有价值的新武器或中道崩殂或胎死腹中,而《战地1》DLC中的RSC 1917半自动步枪就是其中之一。
RSC M1917半自动步枪:名列第一,但没有用
法国人对半自动步枪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94年,也就是一战爆发20年前,在这漫长的摸索期,工程师们开发出了许多成果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罗西尼奥尔ENT B1(Rossignol ENT B1)步枪和莫尼埃尔A6(Meunier A6)步枪——但这些武器在技术上并不成熟,也太沉重(比如罗西尼奥尔ENT B1步枪的总重就达到了9.7千克),它们最终只停留在了试验阶段。
罗西尼奥尔ENT B1步枪,法国研制的、最早的半自动步枪之一,其重量达到了9.7千克,让士兵几乎无法举枪射击
然而,随着伤亡在前线中逐步上升,法国人逐渐认识到了一个痛苦的现实:面对机枪组成的交叉火网,装备传统步枪的步兵几乎毫无还手之力,等待他们的只有被屠杀——在这种情况下,只有赋予士兵们更强大的火力,才能把他们从困境中拯救出来。
从1915年起,法国人开始重新审视之前提出的半自动步枪方案,并召集了最有影响力的三位武器设计师——保罗·里贝罗勒(Paul Ribeyrolles)、夏尔·苏特(Charles Sutter)和路易·绍沙(Louis Chauchat),他们设计的产品后来被命名为1917型自动步枪(Fusil Automatique Modèle 1917),由于三位设计者的首字母缩写,在更多的情况下,这种武器也被称为RSC M1917。
RSC M1917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,它是世界上第一种批量列装军队的半自动步枪——虽然在《战地1》中登场的半自动步枪很多,但在当年,它们要么是少量生产的试验型号,要么被认为不适合装备部队。
《战地1》Frontline模式预告片的截图,这里展示的就是第一人称视角下的RSC M1917
RSC M1917步枪的项目在1916年5月获得通过,按照法国军队的设想,它们将循序渐进地取代里贝尔M1886步枪。在战争结束前,它们总共生产了大约85333把——几乎相当于《战地1》中其它半自动步枪产量的总和再乘以2倍。
RSC M1917采用了导气式设计,其中的一些构想被后来的美军“加兰德”步枪继承。而与当时其它的半自动步枪相比,RSC M1917有一个明显的优势——减轻了后勤部门的负担。它使用的子弹是里贝尔M1886型步枪的8毫米无烟火药子弹,另外,其护木、枪托和一些零部件也实际来自后者,这样,军工部门就不需要再生产新的弹药,或者完全废弃之前的枪支生产线。
RSC M1917枪机结构示意图
另一方面,RSC M1917也加入了一些令人期待的改良,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抛弃了里贝尔M1886的管状弹舱——作为其替代品,RSC M1917采用了5发弹夹,在弹药耗尽时,射手只需要打开护盖,塞进弹夹,不到3秒就可以完成重新填装。
RSC M1917的弹夹,在国外民间军火市场上,由于数量稀少,一把RSC M1917售价大约在5000美元,而一个这样的原装弹夹,售价则高达400美元
RSC M1917在1916年投产,但计划进展的十分不顺——1917年,第一批步枪才陆续交付部队,按照法军的编制,一个步兵连中应装备16支该型号的半自动步枪,但在前线,实现这一编制的部队不到五分之一。士兵们的反馈也大多喜忧参半,他们喜欢这种步枪的密集火力,它能让德国人措手不及,但他们也注意到,这些步枪经常出现故障——由于RSC M1917是在接近理想的环境下测试的,设计者根本没有预料到,它在前线将遭遇怎样的棘手问题。
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战场上无处不在的烂泥——无论游戏还是现实中,如果在枪林弹雨中想要保命,最简单的方法是就地卧倒,但外面的沙土和泥水便有可能顺着枪支上的缝隙趁虚而入。具体对于RSC M1917来说,其隐患就位于抛壳口和拉机柄开口处,在各种杂物渗入之后,枪内经常会形成难以名状的糊状物,导致整个武器彻底失灵。
RSC M1917的实枪照片
另一款一战FPS《凡尔登》中,同样出现了RSC M1917半自动步枪
士兵们抱怨的另一点是:RSC M1917的重量太大,达到了5.2千克,比他们的里贝尔M1886重了大约0.8千克。作为应对措施,设计师们研制出了一种枪管缩短的版本,这种版本被称为M1918,但在战争结束前,只有4000支改进版生产完成。
和前面提到的、FCM Char 2C超重型坦克一样,RSC M1917最终成了战争提前结束的牺牲品。按照法军的设想,在1919年的大规模攻势中,每个前主力部队的士兵都将拿着它攻入德国,但战争在1918年突然结束——出于紧缩开支的考虑,法军取消了让这种步枪大规模装备部队的计划,战后,已经交付的产品则被投入到了镇压殖民地起义的战争中去。
里贝罗勒1918自动步枪:来自历史的角落,但很快将人尽皆知
随着战争提前结束,另一款武器也留在了设计师们的绘图板上——这就是将在DLC中登场的里贝罗勒1918步枪——耐人寻味的是,尽管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自动步枪,但其留下的记录却寥寥无几。事实上,它可能只是一个在一战末期提出的设计概念而已。
按照一些历史学家的猜测,这种武器可能与RSC M1917出自同一个源头,这就是法军1915年启动的、自动武器研究项目,其主要参与者——保罗·里贝罗勒(Paul Ribeyrolles)也是RSC M1917的首席设计师——但此基础上,他明显走的更远。
DLC截图中、第一人称视角下的里贝罗勒1918自动步枪
里贝罗勒1918样枪照片
1918年时,法国的武器设计师们发现,他们正在被其他国家迎头赶上,而在当时,步兵武器的设计领域出现了一股潮流,在追逐潮流的过程中,设计师们也遭遇了许多新的挑战:一战之初,机枪大多非常沉重,需要两名以上的士兵才能搬运,只有在阵地上展开三角架才能射击。但在1916年后,战场上出现了轻机枪,这些武器可以由普通士兵携带,这样一来,机枪就可以伴随进攻部队不断推进,并提供随时随地的火力支援。冲锋枪则是与之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新事物,尺寸甚至比普通步枪略小,但可以在瞬间对敌军造成大量杀伤。
这张DLC的宣传画里,法军士兵肩扛的就是一把里贝罗勒1918,这种武器在现实中产量不超过50支
另一方面,对求全责备的军方来说,这些新武器的性能又并非尽善尽美。虽然轻机枪的重量相对更轻,但其射击时的后坐力还是太大了,士兵们无法像步枪一样抵肩开火;至于冲锋枪则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,它只能发射小威力的手枪弹,有效射程只有步枪的不到二分之一,精度也相对欠缺。
一战末期诞生了冲锋枪和轻机枪,而里贝罗勒1918步枪则试图集两者之所长
在这种情况下,设计师们开始寻找一条两全其美之道,即一种兼具威力和便携性的步枪,其射程则应该介于机枪和冲锋枪之间。里贝罗勒1918就是这种思路的产物,它利用导气式枪机实现了连续发射,并且拥有两种开火模式——即单发射击和连续射击。
里贝罗勒1918步枪最大的特点在于子弹,这也是军事史上第一种专门生产的中间威力弹。在一战期间,虽然许多自动步枪比里贝罗勒1918问世更早,但其使用的是原装的步枪子弹——它们的后坐力仍然很大,在全自动射击状态下,射手几乎无法控制枪支的跳动。
为解决这种情况,里贝罗勒设计了一种改进型的子弹,其中装填的火药比普通的步枪子弹略少,结构上则很像美国的温彻斯特.351口径半自动步枪子弹——这些子弹被储存在一个25发的弧形弹夹中,最大理论射速能达到550-600发/分。
为里贝罗勒1918步枪研制的8毫米中间威力弹
里贝罗勒1918的试验结果不得而知,但它在战后很快遭遇冷落。军方宣称这种武器重量太大(不含弹夹时5.1公斤),而且精确度不足,这也标志着里贝罗勒1918步枪的命运已经注定。根据现存的资料显示,这种步枪总共只生产了不到50把,其中只有少量零件和子弹保存至今。
“该死的绍沙”
本文最后一种要介绍的武器是DLC中的绍沙轻机枪。这种武器也是一战期间法军和美军装备的、最重要的轻型机枪——尽管今天的军事爱好者们往往对其所知有限。
与之形成对比的,是对这种机枪的称呼:其中最常见的是“绍沙轻机枪”,其全名是Le Fusil Mitrailleur 1915 CSRG,而在美国,它被称为“1915型自动步枪”。至于它的绰号更多,比如“史上最差枪械”“Shoo-Shoo”“打脸枪”“该死的绍沙”……其最为讽刺之处在于:军事史上,从来没有一种武器在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,但又让使用它的军人们深恶痛绝。
DLC的封面角色手持的就是一把绍沙机枪
和本文介绍的前两种武器一样,绍沙也是一战初期、法军痛定思痛的产物,其灵感则可以上溯到1903年,当时,武器设计师路易·绍沙开始研制一种重量足以供普通士兵携带的自动武器,而到了1908年,他已经向法军位于巴黎附近的武器研究所提交了一些原始设计。尽管这些武器的概念领先于时代,但可悲的是,它们并没有受到军方的关注,在进行了几轮试射之后,它们便几乎被遗忘了,直到法国在1914年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。
绍沙机枪的设计者——路易·绍沙
当战争爆发时,几乎没有人预料到它将如此血腥和恐怖,但在第一年的秋天,随着一条条壕沟出现在战场上,前线成了名副其实的地狱。
最初的战斗中,法军惨遭屠杀,他们的武器充当了罪魁祸首。当时,法军主要装备的是里贝尔M1886步枪,以及一些较新的伯蒂耶M1902/07步枪和霍奇基斯机枪。但这些武器都存在严重的问题,其中里贝尔M1886步枪需要单发装弹;伯蒂耶步枪虽然配备了弹夹,但每个弹夹中子弹只有3发;至于霍奇基斯机枪也非常失败,它本身极为笨拙,在射速和可靠性上也都无法和德国人的MG08机枪相比。
这时,工程师们想到了绍沙机枪,从表面上看,这种机枪具有上述武器远不具备的优势,以1915年的标准看,它的设计甚至称得上非常“革命”—— 它能以每分钟250发的速度发射8毫米里贝尔步枪弹。这一速度固然不能算快,但法军高层人物会认为这有助于提升射击准确性。另外,较慢的开火速度也会确保一名士兵不会在慌乱中打光所有子弹。
绍沙机枪的外形图
绍沙的重量只有9千克,比当时的便携式机枪——比如刘易斯机枪——更轻。 它也是第一种可以选择自动/半自动射击模式的机枪,还拥有手提握把、和枪管保持一线的枪托,可拆卸弹夹等创新。这种机枪可以单兵携带,并允许他们在行进时抵在腰间扫射。事实上,从许多方面看,绍沙即使不能算作“突击步枪”,也可以算作一种成熟的进攻武器。
至于另外一些特征则带来了争议。由于战略要求,绍沙极大简化了武器结构,以方便大规模生产,这就要求每个零部件都必须足够坚固耐用。但在生产开始之后,设计者发现,当时国内的生产条件有多么恶劣:从理论上说,绍沙机枪应该由最好的钢材制造,但实际上,其材料通常包括了许多良莠不齐的部件,另外,负责生产这种机枪的工厂也从来没有大批量生产过如此尖端的武器——以上这一切,给绍沙的战场表现带来了许多问题。由于材料质量不佳或热处理不良,它们的枪机和抽壳器很容易断裂,另外,其20发的弹夹上有几个巨大的开孔,使得泥泞容易粘上子弹进入枪内——在装备初期,许多部队都不约而同地批评绍沙,其中一些问题过了一年时间才基本被解决。
绍沙机枪实枪照片
绍沙从1916年开始装备部队,并被配属给了法军的双人机枪小队。这些小队的任务是支援部队发动反攻,并寻找机会“猎杀”德国人的机枪分队。其中的核心是机枪操作手,按照战术规范,一旦投入战场,他应该寻找有利的隐蔽位置、展开枪架进行射击,或者“在移动中将机枪抵在腰间持续开火”,同时,他的队友负责为他背负弹药,并随时准备好协助装弹。
一名一战法军机枪射手的标准装备:包括绍沙机枪、防毒面具、卵形手雷、刺刀、阿德里安钢盔、以及一把Mle1903手枪
在1917年秋,法军又对步兵战术进行了调整。改组后每个步兵连配备12挺绍沙机枪,和之前的做法不同,经过改组后,绍沙机枪小组不再是孤军作战,而是被融入了一个火力体系。在执行任务时,绍沙机枪组会用火力压制敌人,与此同时,携带手榴弹和枪榴弹的友军会接近德国人的火力点,进而摧毁目标。这种战术的出现,也标志着法军终于找到了克制德国机枪的手段。
除了装备步兵外,绍沙也用作飞机搭载的自卫机枪,这里展示的就是其中的一个版本,其弹夹被安置在了上方
一名历史学家评论说,“经常错过的一点是,绍沙可能已经改变了战争的形态,以至于德国人不得不在MG08型机枪的基础上开发一种新式轻机枪——MG-08/15,这促进了重型机枪轻型化的趋势——毕竟在当时的战场上,每一方都在关注敌人做了什么,并试图加以改进。”
既然绍沙是一种瑕瑜互见的机枪,那么,是什么让它们如此恶名昭彰?除却技术上的问题之外,一个促成因素可能是,单从工程美学的角度,绍沙简直是诸多败笔的集合体:它的枪托僵直而诡异、金属冲压件给人粗制滥造的感觉,以上这些,再加上一个被放倒过来、固定在枪身前方的弹夹——这一切很难赢得士兵们的青睐。
绍沙的身影,也出现在了《战地1》DLC早期公布的一些艺术设定中
这种印象随着美国军队的到来而加剧了。1917年和1918年,许多美军装备了法国人“善意”提供的绍沙,但这种武器却让他们感到了深深的恶意。在当时,许多美国人认为,他们已经为战争做好了准备,但作为他们的指挥官,约翰·潘兴将军却注意到了部队缺乏轻机枪的事实——在他的要求下,数万把绍沙机枪被转交给了美军。
和法军遭遇的情况一样,美军的抱怨首先集中在质量问题上,更令人担忧的是,这个时代的美军士兵大多非常“业余”。武器收藏家和历史学家古斯·宾格尔森(Gus Byngelson)认为:“有许多证据显示,与法军相比,美军步兵受教育程度偏低,而且个性自由散漫,几乎听不进复杂的机械原理,在平时,他们经常忽略对枪械进行维护,遇到故障则倾向于用锤子解决问题。”
一名在西线战斗中的美军机枪手,绍沙机枪被放在一旁,似乎是坏掉了:一旦子弹粘上泥土,绍沙就有可能工作失灵
“他们在绍沙上遭遇了许多问题,”宾格尔森说:“比如总是卡壳,特别是开放式的半月形弹夹,让污垢容易进入枪机内。其余的问题还有射速太慢、弹夹容量太小——按照美国士兵的耳濡目染,机枪就应该能在瞬间打出上百发子弹,而绍沙的开火速度则太‘娘们’了,它的枪架也看上去‘不太稳妥’,另外,许多人认为,绍沙的枪机末端太靠近脸颊,一旦在设计时操作不慎,他们就有毁容的危险。”
不仅如此,为了方便后勤供应,美军对装备的绍沙机枪普遍进行了改进,这种版本被称为1918型0.30英寸口径绍沙自动步枪,其更换了准星、并安装了一个直弹夹,同时,它们改用了当时美军装备的.30-06步枪弹,但这种步枪弹的构造和性能却和绍沙最初配备的子弹相差甚远。相比之下,美制.30-06步枪弹威力更大,后坐也更剧烈,这一点充当了各种故障的导火线。
美军改进的绍沙机枪,其中抛弃了半月形弹夹
于是,在战场上出现了一个诡异的现象:美军先后装备的绍沙,是其最初需求的两倍——这一现象背后的事实是,至少有一半的绍沙是因故障彻底报废了,或者直接被士兵丢弃在战场上:毕竟,面对枪林弹雨,如果你手上的武器遇到了不能排除的问题,而它的重量又超过9公斤,那最好的选择还是丢掉它,毕竟,现实不能读取存档,此时,你的性命应该比一支几百法郎的步枪重要。而对绍沙最有力的否定来自德国人:他们直接装备了各种缴获的协约国机枪,但唯独对绍沙做了“魔改”。
德军缴获后,进行了改进的绍沙机枪,其中同样抛弃了半月形弹夹,并在弹夹上加装了一个类似握把的结构
毫不奇怪,当1918年,绍沙的替代品——勃朗宁自动步枪交付美军时,后者立刻爆发出了如释重负般的欢呼,在战后,绍沙要么被法军部队封存,要么作为廉价援助大批量交付给盟友——比如比利时、波兰和罗马尼亚,而在1939年芬兰和苏联的边境战争中,以及1943-1944年、法国游击队对德国占领军的袭击中,我们仍然能看到绍沙,尽管它们早已不是主角——只是一种被临时拉来撑场面的武器。
结语
在FPS中,新武器和新载具总是受欢迎的,即使开发商添加的只是几个模型、若干动画,但由于每种武器的性能不同,它们都对应着不同作战方式,这些实际丰富了游戏的玩法,进而增加了玩家的乐趣——甚至在武器原型存在严重缺陷的情况下更是如此。
而将目光放到现实中,了解这些武器,还带给我们额外的启示:它有助于理解一战乃至二战期间的法国军队的作战思路——甚至可以进一步说,在许多方面,它们都可以被看做一战及战后法国军事思想的缩影:它们的武器装备不缺乏技术上的创意,其中一些甚至引领了未来几十年的潮流,但他们自己却对此三心二意——对其中一些突破和创新,他们明显剑走偏锋了,而对同样存在的缺陷,他们则往往选择了熟视无睹。
这一点尤其体现在DLC中登场的武器上。RSC M1917、里贝罗勒1918和绍沙机枪,这些武器都曾代表了最先进的技术成果,但它们的列装却太晚太迟,不仅如此,法军还认为其中一些缺陷的武器完全够用,并在此基础上固步自封——直到二战爆发前,法军仍然没有一种可靠的自动步枪装备军队,其机枪也落后于同时代的德国产品。
类似的问题适用于坦克,他们的FT-17无疑是一战中最优秀的装甲车辆,但随后,他们却在固步自封中失去了优势——在战后10多年中,他们认为FT-17的一些基本特征已经足以应对未来战争的需要——由此带来的结果是,1930年代,他们仍然对一战时代的装备和经验深信不疑,比如他们当时生产的雷诺R35坦克,仍然安装了与FT-17坦克同型号的37毫米短管炮,沿用了其双人车组的布局。结果在面对多人车组的德国坦克时,这些坦克早已失去了优势。
至于这些经验如何在20年后“坑害”了法国,也许需要另一篇文章来承载了。